<progress id="pnjr1"><progress id="pnjr1"></progress></progress>
      <progress id="pnjr1"><progress id="pnjr1"><thead id="pnjr1"></thead></progress></progress>

        <progress id="pnjr1"><progress id="pnjr1"><meter id="pnjr1"></meter></progress></progress>

              首頁 > 熱點 > 正文

              女子每天1頓口味蝦吃到下巴脫臼 下巴“掉了”怎么辦?

              來源:長沙晚報2023-08-21 19:57:28

              收藏 打印

              全國各地游客打卡長沙的理由有很多種

              美食絕對是其一

              江蘇游客黃女士便是如此

              但每天吃一頓口味蝦后

              她的下巴卻“掉下來”了

              這是怎么回事呢?

              黃女士近日在長沙游玩,每天吃一頓口味蝦,尤其愛吃蝦鉗的肉,結果出現張不開口,下巴不幸“掉下來” ,昨天只好到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(湖南省中醫院)就診。骨傷科急診醫生曾朋善意地提醒,長沙的口味蝦再好吃,也請游客朋友悠著點,飲食應有度。

              黃女士自述,來長沙這兩天,天天想吃油爆口味蝦,吃了兩天后開始有點頭疼、耳朵疼,睡不好,連喝杯奶茶都嗓子疼,無奈只好找到就近的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急診科就診。“醫生,我雖是江蘇人,但我很能吃辣啊,這次休年假就是沖著長沙的口味蝦來的,第一天晚上吃了一大份還挺好的,結果第二天早上就開始左邊頭疼,頭皮都不能碰 ,昨晚吃口味蝦時我都是用右邊牙齒吃的 。”黃女士向醫生訴說著病情,說話時明顯感覺張不開口 。

              曾朋檢查后發現,黃女士開口度僅為1.5厘米,開口型右偏,左顳頜關節外側有壓痛。“您這是吃出了顳頜關節脫位 。”曾朋了解到,黃女士吃口味蝦時,蝦鉗的肉也全吃了,她認為蝦鉗的肉最好吃。

              病因找到后,曾朋采用徒手療法,為黃女士的下巴進行了手法調整復位,并叮囑黃女士減少說話頻率,一周內不要張大嘴,盡量吃流食和軟的食物,否則容易再次脫位。手法復位后,黃女士瞬間發現,身體的疼痛有所減輕,還打趣地告訴醫生,口味蝦的肉就是軟食物,自己已購買了蟹八件,再也不用咬蝦鉗了。

              曾朋分析,顳頜關節脫位是常見病,黃女士可能就是因為愛吃口味蝦且鐘愛蝦鉗肉,在進食過程中頻繁用單側牙齒咀嚼硬質食物,在勞累、熬夜、睡眠不佳等因素刺激下,引發并加重顳下頜關節錯位 。當顳下頜關節脫位時,一般會出現無法閉口、下巴前伸、嘴巴偏斜,還伴有語言不清、唾液外流、咀嚼吞咽困難、關節區疼痛等癥狀。其原因主要有解剖因素和外界刺激因素。解剖因素包括髁突前方的關節結節過高、關節結節前斜面過陡、關節囊和關節韌帶松弛等。外界刺激因素包括關節區或下巴在張口狀態下進行過度大開的動作,如大笑、唱歌、打哈欠等,俗話說的“笑掉下巴”就是這樣發生的。

              此外,牙科治療時張口過大、持續時間過長,也容易導致關節脫位。還有研究表明,女性在懷孕期間也易出現顳頜關節脫位,可能與孕期激素水平有關。

              下巴“掉了”怎么辦?

              曾朋表示,一旦出現顳頜關節脫位,患者應及時就醫,盡快復位。

              在疼痛的早期或急性階段,可采取進食軟食、下頜休息、減少活動,或進行熱敷、理療、服用抗炎藥和止痛藥等措施。

              在后期或慢性階段,需要進行張口訓練,并輔以封閉治療、針灸、咬合板治療等。

              對于咀嚼肌疼痛導致的肌肉痙攣或硬化,以及關節疼痛導致的關節退行性變,如果保守治療無效,可能需要進行手術治療。

              文章關鍵詞:關節,黃女士,下巴,口味,脫位 責編:周莉

              熱點推薦

              更多>

              熱點視頻

              更多>